• <wbr id="cg4iq"></wbr>
    <menu id="cg4iq"></menu>
  • 首頁 / 資源 / 何為校準?

    什么是校準?什么是計量校準?

    讓我們討論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么是校準?

    “校準”一詞可以用于(或誤用于)不同語境。在這里,我們指的是測量技術領域的計量校準。
    正常來說,校準是對待校準的測量儀器與溯源的參考儀器進行的記錄比對。
    參考標準也可以稱為“校驗儀”。從邏輯上來說,參考儀器比待測的儀器更精確。參考儀器也應進行可溯源的校準,稍后再做詳細介紹。
    在一些情況下,并不總是以儀器作為參考標準,質量,機械零件,物理參考,液體或氣體也可作為參考標準。
    上述官方定義來源于BIPM(國際計量局)。

    https://www.bipm.org/en/about-us/

    調校

    當校準并比對兩臺儀器時,您會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一些差異。
    因此,為了正確測量,您需要調校被測儀器,這是非常合乎邏輯的做法。
    此過程通常稱為“調?;蛐拚?。
    校準不包括調校,而是一個獨立的過程。
    在日常稱呼中,校準一詞有時還包括可能的調校。
    但是,如上文所述,根據大多數官方用語,調校是一個獨立的過程

    國際單位制(SI System)

    SI單位制是國際單位制,它指定了測量科學中使用的基本單位。 SI系統確定7個基本單位(米,千克,秒,安培,開爾文,摩爾和坎德拉)和22個導出單位?;締挝挥勺匀怀低茖С鰜淼?。
    SI單位制由BIPM(國際計量局)維護。
    更多有SI單位制的信息,請訪問BIPM官網:

    https://www.bipm.org/en/measurement-units/rev-si/

    校準證書

    校準定義包括“記錄歸檔”一詞。這意味著必須記錄比對的校準數據。此文件通常稱為校準證書。
    校準證書包括比對結果和校準的所有其他相關信息,例如使用的儀器、環境條件、簽名、校準日期、證書編號和校準不確定度等。

    溯源性

    上文提到校準的參考標準必須是可溯源的。這種溯源性意味著必須利用更高級別的標準對參考標準進行校準。溯源性應是一種不間斷的校準鏈,從而保證最高級校準在國家校準中心或同等機構完成。
    因此,您可以使用便攜式過程校驗儀來校準過程測量儀。所用的便攜式過程校驗儀應已使用更精確的參考校驗儀進行校準。參考校準儀應采用更高級別的標準進行校準,或發送到經認可的或國家級校準中心進行校準。
    國家校準中心將使用國際校準實驗室或國際比較來確保所在國的溯源性處于合理水平。
    如果溯源鏈斷裂,凡低于該標準的測量均視為不可靠。
    更多有關計量溯源性的信息,閱讀以下博客帖子:
    校準中的計量溯源性–可溯源嗎?

    校準不確定度,測量不確定度

    當您使用更高級別的設備校準儀器時,該過程始終會包含一些不確定度。不確定度表示校準過程中的“可疑”的程度,因此它表明校準過程的“良好”程度。不確定度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被測設備、參考標準、校準方法或環境條件。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如果校準過程的不確定度大于被校準設備的精度或誤差水平,則校準就沒多大意義。
    其目的是與被校準設備的誤差限相比,校準的總不確定度應足夠小。校準的總不確定度應始終記錄在校準證書中。
    更多有關校準不確定度的信息,閱讀以下博客帖子:
    校準不確定度

    TAR和TUR

    測試精度比(TAR)和測試不確定度比(TUR)有時用于表示被測儀器與所用參考標準之間的差值。這一比率是被測儀器與參考標準的精度(或不確定度)之比。
    我們常聽到使用的TAR比率為4:1,這表明參考標準的精度是被測儀器(DUT)的4倍,即參考標準的精度規格應比DUT的精度規格高4倍(或更?。?。
    使用一些TAR / TUR比率(例如4:1)確保參考標準足以滿足要求。
    請記住一點,TAR僅考慮了儀器的精度規格,不包括校準過程中的所有不確定因素。根據校準的類型,有時這些不確定分量可能會大于精度規格。
    建議始終計算校準的總不確定度。
    更多有關校準不確定度的信息,請閱讀以下博客帖子:
    校準不確定度

    誤差限,超差,通過/失敗

    在校準儀器時,通常會事先為校準設置一個誤差限(可接受限值)。這是校準允許的最大誤差。如果在任何校準點處的誤差(DUT與參考值之間的差值)高于誤差限的,則校準將視為“失敗”。
    如果校準不合格,則應采取糾正措施使校準合格。常規的做法是調校DUT,直到足夠精確為止。
    更多有關校準誤差的討論,請閱讀以下博客帖子:
    校準超差:這是什么意思,下一步該怎么做?

    為什么要校準?

    此時,您可能會問為什么要進行校準或者進行校準的原因?
    在工業流程中,有多個校準原因。最常見的原因如下所列:
    · 測量精度會逐漸下降
    · 合規要求定期校準
    · 質量體系需要校準
    · 資金—資金流動取決于測量結果
    · 產品質量
    · 安全—客戶和員工
    · 環境原因
    · 其他原因
    更多有關“校準原因”的信息,閱讀以下博客帖子和相關白皮書;

    多久校準一次?

    另一個常見的討論是儀器多久校準一次?
    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它取決于許多因素。當設置校準周期時,應考慮的事項包括但不限于:
    · 有關測量的臨界性問題
    · 廠商建議
    · 儀器穩定性記錄
    · 法規要求和質量體系
    · 校準不合格的影響和成本
    · 其他考慮因素
    更多有關“校準頻次”的討論,閱讀以下博客帖子鏈接
    多久校準儀器一次?

    “一切以測量為依據”

    在過程工廠內,工廠通過控制系統實現監控??刂葡到y從工廠內部許多測量工作中獲取測量數據,以測量數據為依據來監控工廠。如果測量數據不準確,則工廠的監控也會出現差錯。因此,可以說在過程工廠內“一切以測量為依據”。因此,所有測量的校準工作對于控制系統獲得準確信息,從而正確的監控工廠而言非常重要。

    校準前和校準后

    在校準中你會聽到“校準前”和“校準后”。
    “校準前”用于首次校準工作—你發現并要開始校準儀器。如果發現誤差后進行了調校,調校之后的再一次校準則被稱為“校準后”。
    總結過程:進行“校準前”校準。必要時進行“校準后”校準。

    認證校準實驗室

    校準實驗室認證是對實驗室能力出具的第三方認可。
    認證是根據全球統一原則進行,最常見的是,以國際標準ISO/IEC 17025為依據的校準實驗室認證。
    大多數國家認證機構都是ILAC(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和MRA(互認協定)的簽署成員。
    https://ilac.org
    LAC的互認協定(ILAC MRA)已由100多個機構簽署生效。
    位于芬蘭總部的貝美克斯校準實驗室自1993年起獲得認證。

    校準術語

    有關校準術語,請參閱我們提供的校準術語表/詞典:

    邁向數字化—無紙化校準

    從傳統上來說,校準工作按校準參考標準來執行,并將校準結果手動寫在紙上。
    在現代電子無紙化系統中,一切工作都可以實現無紙化??梢栽诰S護管理系統中進行規劃,然后將工單通過電子方式傳輸到校準管理系統。校準管理系統可以通過電子方式將工單下載到便攜式記錄校驗儀。在用記錄校驗儀執行工作時,它們會自動將結果保存到存儲器中。校準工作完成后,可將結果從校驗儀上傳到校準管理軟件。最后,校準軟件向維護管理系統發送回執單,確認校準工作已完成。

    了解貝美克斯無紙化集成系統如何在實際中運行:

    集成校準解決方案

    總結

    過程儀表校準是將儀表的測量結果與可追溯源的參考標準進行比對和記錄。校準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因為這會讓您確信測量結果的有效性。由于安全性和質量等眾多原因,測量有效性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最佳的校準結果和可靠性,請確保校準不確定度足夠小?;蛘呤褂镁纫幐癖缺粶y儀表要好數倍的校驗儀。最后,設置的校準誤差和頻率由幾個因素決定,包括儀器臨界性。

    訂閱新文章!

    我們在博客中持續更新校準培訓方面的文章。

    請訪問我們的官方博客,以獲取更新并訂閱通知:

    常見問題

    什么是校準?

    正常來說,校準是對待校準的測量儀器與可溯源的參考設備進行的記錄比對。
    參考標準也可以稱為“校驗儀”。從邏輯上來說,參考儀器比待校準儀器要更精確。參考儀器也應進行可溯源的校準。
    正常來說,雖然日常用語中經常提及,但校準不包括調?;蛐拚?。
    了解更多有關校準方面的內容

    什么是校準溯源性?

    溯源性是測量結果的一種屬性,它是一條不間斷且每段都注有明確的不確定度的比較鏈。
    實際上,溯源性意味著還必須利用更高級別的標準對參考標準進行校準。溯源性應是一種不間斷的校準鏈,從而保證最高級校準在國家校準中心或同等機構完成。
    因此,您可以使用便攜式過程校驗儀來校準過程測量儀。所用的便攜式過程校驗儀應已通過更精確的參考校驗儀進行校準。參考校驗儀應采用更高級別的標準進行校準,發送到經認可的或國家級校準中心進行校準。

    什么是校準不確定度?

    校準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的一個屬性,它定義了被測儀器的可能值的范圍。
    不確定度表示校準過程中的“可疑”的程度,因此它表明校準過程的“良好”程度。不確定度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被測儀器、參考標準、校準方法或環境條件。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如果校準過程的不確定度高于被校準儀器的精度或誤差水平,則校準沒多大意義。
    了解更多關于校準定義的信息。

    什么是校準TAR和TUR?

    在校準過程中,測試精度比率(TAR)是被校準儀器的精度誤差與所使用的校準標準的精度誤差之比。
    在校準過程中,測試不確定度比(TUR)是被校準設備的精度誤差與所使用的校準標準的不確定度之比。
    我們常聽到使用的TAR比率為4:1,這表明參考標準的精度是被測儀器(DUT)的4倍,即參考標準的精度規格應比DUT的精度規格高4倍(或更?。?。
    了解更多有關校準定義的信息

    為什么要校準?

    在工業流程中,有多個校準原因。最常見的原因如下所列:
    測量精度會逐漸下降
    合規要求定期校準
    質量體系需要校準
    資金—資金流動取決于測量結果
    產品質量
    安全–客戶和員工
    環境原因
    其他原因
    了解更多有關校準定義的信息

    多久校準一次?

    一個常見問題是多久校準儀器一次?
    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它取決于許多因素。當設置校準周期時,應考慮的事項包括但不限于:
    有關測量的臨界性問題
    廠商建議
    儀器穩定性記錄
    法規要求和質量體系
    校準不合格的影響和成本
    其他考慮因素
    了解更多有關校準定義的信息

    什么是“校準前”和“校準后”?

    “校準前”用于首次校準工作—你發現并要開始校準儀器。如果發現誤差后進行了調校,調校之后的再一次校準則被稱為“校準后”。

    總結過程:進行“調校前”校準。必要時進行調?!M行“調校后”校準。

    什么是校準證書?

    校準定義包括“記錄歸檔”一詞。這意味著必須記錄校準比對。此文件通常稱為校準證書。
    校準證書包括比對結果和校準的所有其他相關信息,例如使用的設備、環境條件、簽名、校準日期、證書編號及校準不確定度等。

    什么是合格和不合格校準?

    在校準儀器時,通常會事先為校準設置一個誤差限(可接受限值)。這是校準允許最大誤差。如果在任何校準點處的誤差(DUT與參考值之間的差值)高于誤差限的,則校準將視為“不合格”。

    如果校準不合格,則應采取糾正措施使校準合格。常規的做法是調校DUT,直到足夠精確為止。

    18岁禁止软件,18岁禁止下载的软件,18岁末成年禁止